时间:2024/9/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赵阿娜通讯员闫明杰

12月22日上午,记者从安阳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滑县专场获悉,滑县扶贫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相关做法被列入中组部全国扶贫干部培训教材,全国多个县(市、区)先后到滑县学习交流扶贫经验。

滑县县委书记、县长陈忠介绍,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滑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赶考的勇气、攻坚的锐气、成事的底气,全力打响脱贫攻坚战、成果巩固战,闯出一条中原农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滑县发展畜牧业脱贫奔小康孙广平摄

据悉,年滑县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和国务院扶贫办核查,成为全国率先脱贫的28个贫困县之一。年底,全县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已全部有序退出。目前,全县4.1万户13.64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脱贫攻坚推进过程中,滑县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强组织、建机制,夯实脱贫攻坚责任。坚定不移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及时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建立工作例会、战令交办、专班推进、督导问责等制度,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扶贫干部入户宣讲扶贫优惠政策李安敏摄

二是稳保障、筑防线,确保政策落地落细。靶向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逐步形成了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保兜底多措并举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实行参保资助、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政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全县困难群众、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服务实现全覆盖。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实施教育资助,全县无因贫辍学学生。大力实施“六改一增”、危房改造等工程,确保住人无危房、危房不住人。严格落实“应纳尽纳、应保尽保”政策,积极探索“3+2+1”供养模式,对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的贫困群众进行集中供养或医疗机构集中托养,为实现全面小康“保驾护航”。

三是固根基、补短板,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统筹整合资金,扎实推进道路硬化、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大力实施农村坑塘整治,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滑县金泰制衣服装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尚明达摄

四是兴产业、促就业,拓宽增收致富门路。始终将产业作为发展之基、增收之源,多方施策,精准对接,不断增强扶贫内生动力,拓宽就业渠道,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通过产业激励带动、就业务工引导、公益岗位开发等一系列措施,贫困户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人均纯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创新发展“总部+卫星工厂”带贫模式,把“卫星工厂”建到村头,方便群众就近就业,在带动村民脱贫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通过大力发展高效种植、畜牧养殖、特色加工、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扶贫产业,实现了县有带贫龙头企业、乡有扶贫产业园区、村有产业帮扶基地、户有增收致富门路的“四有”目标。

脱贫后的滑县产业集聚区李刚摄

五是树新风、扬正气,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突出“扶贫先扶志与智”的工作理念,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着力引导贫困户树立自主脱贫思想,为其实现稳定脱贫提供有力支撑。连续四年评选“两好两孝”模范,并通过戏剧、小品等艺术创作,依托“百姓宣讲直通车”等载体大力宣传。扶贫再扶智,采取生产奖补、劳务补助、庭院经济奖补、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生产,改善庭院环境,拓宽增收渠道。同时,持续开展转移就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等,鼓励贫困劳动力掌握1至2项实用技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六是抓党建、促脱贫,筑牢脱贫战斗堡垒。注重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的基层组织优势变成扶贫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推行农村干部、党组织星级管理机制,积极开展村级组织整合优化试点工作,采取强村联弱村、大村帮小村等模式,实现了村与村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同时,对软弱涣散后进村进行整顿,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为持续稳定脱贫奠定了组织基础。

编辑:李林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77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