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没有普通病房常见的喧闹,只有各种监护仪、治疗仪不时发出的“嘟嘟”仪器提示音,和不停闪烁的红色数字;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全身上下插满了各种不同的管子,连着呼吸机、监护仪等医学设备,徘徊在生死边缘;一条厚重的大门,隔绝了病人和家属的联系,却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了生的希望和信心,病房里除了“全程无陪护”病人,就是医护人员,病房实行全封闭式管理。这就医院(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主任魏义胜和他的团队工作的地方。 竭尽全力,守护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是危重病人的最后一道防线,主任魏义胜和他的“战友”是驻守在这道防线上的战士。他们凭借着娴熟的诊疗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高度的敬业精神,为每一个重症患者保驾护航,一次又一次地创造生命的奇迹。 他带领团队医护人员竭尽全力抢救病人,他们夜以继日、通宵达旦,把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奉献在病房里,因为他们清楚,每一块阵地的失守,就意味着一条生命的逝去,作为重症监护病房医生,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绝不轻言放弃。 普通人上班有固定的时间,而魏义胜的一天,却从来没有上下班时间。对他来说,医院的时间永远比实际规定的时间要早,而下班的时间则比其他人晚,对于这种极度不规律的上下班时间,他从不抱怨,他说,“只要有一分希望,我们就要做到百分之百的努力,坚守重症监护病房阵地,这是责任所在,义不容辞”。 他每天到达重症监护病房的第一件事,就是直赴每张病床,了解每位病人经过一晚的治疗护理后,症状改善了多少,体征有哪些变化,以做到心中有数,操之有度,行之有方。他注重科室查房制度,并作为雷打不动的惯例一直坚持,每天他都组织科里的医务人员进行床旁交班,现场交换意见,经过谨慎、细致、考虑周全的分析后,再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他也带领团队参与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年,“甲流”流行期间,他首批加入“甲流”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成功抢救多名急危重患者。在年和年小儿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他和团队医护人员共同奋斗,不分昼夜,凭着过硬的临床经验和忘我的工作精神,从死亡线上一次次拉回患儿生命。在年12月,随着新冠“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和医疗救治要求,医院科室集中收治急危重患者,做到应收尽收,用1天的时间,扩充床位50%,医务人员增加1倍;在自己和身边同事发热的同时,没有一位医务人员请假休息,科室先后共收治新冠阳性患者97人,年龄在60岁以上的81人,科室采用综合疗法、个体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确保每一位患者得到科学合理的治疗。 对于从事重症医学工作20余年的主任魏义胜来说,虽已见惯生死,但每次面对那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他会积极参与,科学应对,唯有不断鞭策自己,潜心钻研技术,注重培养多学科医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才能让更多的病人能经过及时抢救,转到普通病房,顺利出院。 争分夺秒,创下生命救治奇迹 从病人进入重症监护病房那一刻起,魏义胜和团队人员的神经就会变得像一张拉紧的弓弦。抢救危在旦夕的生命,打响一场无声的战役,对医生,是医学技术的检验;对家属,是心的煎熬。重症监护病房的门外经常随处可见紧张而焦虑的家属,他们或一言不发,泪水深噙,或双手合十,在心底祈祷神明保佑。 每天,魏义胜带领团队医护人员忙碌在重症监护病房,他们的努力创造了一个个奇迹,重症监护技术让更多人赢得了健康的权利。 年大年初一,魏义胜和团队将一名恶性疟疾大咯血的病人从鬼门关上拉了回来。病人是一名年轻的男士,是两个孩子的爸爸,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病人患恶性疟疾病人突然出现大咯血,给予止血药物治疗效果差,之后出现窒息情况,魏义胜果断给予经口气管插管通畅呼吸道,并应用呼吸机给予辅助通气,保证病人呼吸道的通畅,经过长达4天4夜全科室医务人员的积极抢救治疗,该病人最终转危为安。 当抢救成功的那一刻,全科室的医护人员都松了口气,他们不仅挽救了一条生命,更为两个孩子保住了一个完整的家。当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脱离了生命危险,转至普通病房,魏义胜团队医护人员紧绷的神经才松了下来。患者出院时,家属将一面印有“德艺双馨,一心为民”的锦旗送到科室表示感谢。 作为一名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生,每分每秒都有无数生命被魏义胜“掌控”在手中,他们拼尽全力救治这些危急重症患者。每当有病人脱离生命危险,家属们脸上露出欣慰的表情,而累到虚脱的他们会长吁一口气,小憩片刻之后又立马转身奔赴下一场生命救助。支撑他们的除了肩上的千斤重担和医者职责担当,更有一份对事业、对生命的热爱。 努力进取,要当生命的守护神 年6月,从外地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一名艾滋病、坠落伤的30岁男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已出现昏迷、脑疝症状,魏义胜得知后立即查看患者,他发现患者病情复杂,需要多个学科配合,对症处理才能挽回患者生命。 面对挑战和危险,魏义胜沉着冷静,迅速联系神经外科和麻醉科,急诊行手术治疗,术后出现血压不稳定和水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给予连续性肾替代治疗、血管活性药物等对症治疗,经过2周的治疗后患者的病情稳定并逐渐撤除呼吸机转普通病房,6个月后复查是患者完全恢复正常,未留任何后遗症。患者及家属逢人就夸魏义胜技术高超。 魏义胜出生在安阳滑县,他有着安阳人身上不服输的精神气,父母希望他精力旺盛、百折不挠,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所以给他起名叫“义胜”。魏义胜也不负重望,从小学到高中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班主任曾这样评价他:“这孩子可能不是脑袋瓜子最聪明的那一个,但绝对是最努力的那一个”。十余载寒窗苦读,他一路过关斩将,年从河南医科大学毕业。 毕业后,他选择医院工作。工作后他一直从事传染病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在工作中时刻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勇于向困难挑战。为更快适应与胜任新工作岗位要求,在了解与查找自己的差距之后,放弃了自己的所有业余时间。为钻研业务,把孩子成长等一切家务交给了家人,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病房危重患者的临床工作中,通过翻阅大量重症监护病房方面的文献资料,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专业水平。 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他专门到医院中心重症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进修学习,期间他充分利用锻炼和交流的机会,抓好每一次复杂病例临床处理经验,听好每一堂生动而又深刻的理论讲座,掌握他人先进的经验和临床技术,并投入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建设中。 年开始担任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工作的他,充分发挥拼命三郎的精神,在工作中不断进取、沉淀,在危重病人的抢救、心肺复苏、机械通气的应用、血气分析监测、全胃肠外营养、对各专科疾病进行紧急处理能力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行业内逐渐崭露头角,并顺利晋升主任医师,独立挑起综合重症监护病房的建设发展重任。 在他的带领下,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团队已成为一个由高级职称和专业骨干为主的医护团队,他们训练有素,反应灵敏,理论扎实,技术熟练。截至目前,科室已成功救治数千名患者,挽救了成千上万个家庭。“医术高超”、“杏林飘香”等锦旗也逐渐挂满了科室,这些都是来自社会各界对魏义胜主任的肯定。对于这些荣誉,他谦虚道:“都是浮名而已,最重要的还是救人!我就是一名普通的重症监护病房医生”。 魏义胜秉承生命至上的原则,从不敢懈怠,也从不曾退缩,在离死亡最近的重症监护病房,却也是离生的希望最近的重症监护病房,始终守护在生命的最后防线上,时刻准备“战斗”。一次又一次地抢救,挽救万千命悬一线的病人,他用汗水和智慧谱写了一首首关于“生命、希望、爱”的赞歌。(华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91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