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河南,因位处黄河之南而得名,是我国人口数量众多的省份之一,现有常住人口近亿人,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

河南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区。这里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单单从地名来看,蕴含着阴阳互补之气,山水重叠之美,真不愧为中原之地!

在河南,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划地就有个,在这地名中,带“水”的地名就有44个,占到了四分之一。毕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没有水就没有人,没有人就没有文化传承!

我们的祖先,在生产生活上对水是极度依赖的,甚至对汹涌、肆虐的黄河水产生了“鬼神”崇拜。在河南某些地方,即使没有什么河和湖,但地名里面也要带上点水,像滑县、浚县、延津等县,地处平原也要带上三滴水,就是典型的以水为利,趋水向荣。中国古人认为,水为阴,带水的地方太多了,怕是要阴盛阳衰,所以又给很多地方安排上了“阳”,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在个地名中,带“阳”字的地名有20个,其中地市级就有5个,即安阳、濮阳、信阳、南阳、洛阳,占17个地级市地名中的30%。在个县级以上区划地名中“阳”字占11.5%,但“阳”字还是没有“水”字多,按照比例看还是有点阴盛阳衰,但是按照所辖地域面积来看,那基本上就是平衡了。按“道教八卦”上来讲,阴阳分明、阴阳互补、阴阳混转、阴阳结合,地名上也是阴阳结合,在河南个县级以上的地名中,明阳直接结合的地名有:洛阳、洪阳、沁阳、泌阳、荥阳等7个行政区地名,占全省地名总数的4%。

河南地名还有一个特点,也就是“城多、州少”,带“城”的字地名有13个,占全省个地名的7.8%;而带“州”字的地名共计6个,在这6个带“州”字的地名中。除了郑州老大哥是正宗的以外,其余5个州都是后改的,像林州、孟州、汝州、禹州、邓州,其实也就是原来的林县、孟县、汝县、禹县、邓县。

河南省县级以上的地名中根据山区实地起名的也不少,像带“山”字的地名就有鹤壁市的山城区、鹤山区、备山县、光山县等,占全省地名的7%。

河南省地名很有规律和计究,也很有趣味,个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划单位的地名中,带“水”字的44个,带“阳”字的20个,带“城”字的13个,带“山”字的12个,可以说是“阴阳平衡,水富山重”。

河南省是个中国人口大省,是毫无争议的中原之地,传承着中华文明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原文化,城市多、县市广、地名繁,为了能够详细记住河南17个地级市的名字,有人专门写了一首五言绝句,“五阳郑汴昌,鹤壁焦新乡,平顶漯周口,三门驻马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68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