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于彦鹏通讯员李燕华黄靖静/文图 “王法官,你别调解了,调不了!俺这事,亲戚朋友、村委会、镇司法所都多次调解过,没用!你直接判吧,让大儿给我元的赡养费,以后不用管我了,我和他一刀两断!”八旬老人王某无奈地说道。 这场由赡养纠纷引发的父子对峙,说来话长,令人唏嘘…… 求助被拒,心如刀割! “都说养儿防老,我有五个子女,却无家可归!”原告王某说着说着,眼圈就泛了红:“老大不让俺俩进家门,俺老伴刚出院,气得坐在门口痛哭!” 王某、李某两位老人年过八旬,膝下有五个子女,均已成家立业。二老之前一直独自居住在村里废弃的校舍里,后因年事已高生活不便,且李某生病住院后身体不如从前,希望可以与子女住在一起。 不料,当两位老人步履蹒跚地来到大儿子家求助时,却吃了闭门羹!这一刻,两位老人心如刀割。 后经亲戚朋友、村委会、镇司法所多次调解均以失败告终。老人一气之下于年8月一纸诉状将五个子女告上法庭。 父子僵持,对簿公堂 法庭上,当事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吵成一团。 “我和恁妈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把你养大,没想到你这样对你爹娘,太寒心了!”法庭上,老人厉声斥责大儿,弟弟妹妹们也纷纷附和,不断指责大哥。 “我没说过不让咱爹住啊!”面对众人的指责,大儿子又急又气,几次想要辩解,奈何老父亲正在气头上,只是简单数语后又低下头抹眼泪,显得颇为委屈。 因双方因心存芥蒂,指责声、讨伐声不绝于耳,这场亲情闹剧,令王俊晖法官心里很不是滋味。 虽然从法律角度迳行判决非常容易,但是强制性的法律义务加之于亲情之上,令原本就支离破碎的家庭更多了一份冰冷。 王俊晖认为原、被告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虽然调解工作难度大,但是也许再努力一下就可以成功呢? 联动调解,峰回路转 王俊晖从老人口中捕捉到该案已经多方调解,是否可以借助多方力量联动调解?王俊晖立刻前往村委会,邀请村干部及被告的舅舅参与调和。 调解过程并不顺利。老人坚称大儿子不愿意履行赡养义务,固执地要求其支付元赡养费后断绝父子关系,调解工作再次陷入僵局。 “你不要有顾虑,有什么心里话就说出来!”细心的王俊晖发现大儿子几次欲言又止,在其劝导下,大儿子也敞开心扉,表示并非不愿意赡养父母,只是因房屋漏雨正在整修,没有及时沟通,导致老人误会,此次诉讼,更是加重了心结。 误会解开后,老人的态度缓和了许多,调解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调解过程中,王俊晖时而如春风化雨般的拉家常、讲道理,时而如疾风骤雨般的批评教育。她一方面从法律、伦理等角度入手与被告谈心,深入简出的法律知识讲解、直击人心的道德审视,生动贴切的案例解读,使其频频点头,他当即深刻反省错误,表示愿意将二老接回家住,并保证今后痛改前非,尽儿女之孝,让老人“住得开心、活得舒心”。 “我也有子女,理解您心中的怨气,但是更知道,索要赡养费不是您的目的,马上该过中秋节了,谁家不希望团团圆圆过节日?”另一方面,王俊晖与老人推心置腹唠家常,劝其体谅子女的难处,以和为贵,短短的几句话,令老人哽咽不已。 经过村委会、亲戚、法院多方联合三个小时的调解,不仅解开了两代人的心结,更帮助他们唤回失去已久的亲情,老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一家人快快乐乐喜迎中秋节。父慈子孝、手足情深的画面,也许是二老最想看到的一幕吧! 法官有话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羊羔尚知跪乳,乌鸦亦求反哺。赡养老人、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无论于情还是于法,赡养父母都不得附加任何条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7679.html |